繁体中文

19102067509 蓝先生

舞狮 舞龙 古典传承
  1. 舞狮 舞龙 古典传承
  2. 舞狮 舞龙 古典传承
  3. 舞狮 舞龙 古典传承
  4. 舞狮 舞龙 古典传承
  5. 舞狮 舞龙 古典传承
  6. 舞狮 舞龙 古典传承
  7. 舞狮 舞龙 古典传承
  8. 舞狮 舞龙 古典传承
  9. 舞狮 舞龙 古典传承
  10. 舞狮 舞龙 古典传承
  1. 详细信息


    我国是龙狮运动的发源地。舞龙、舞狮自问世以来,一向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欢,历代相传,长盛不衰,并由此形成了绚烂的龙狮文明。长期以来,大多青年朋友都以为龙舞、狮舞仅仅春节、庙会、庆典时的喜庆表演,殊不知它历经了几千年的传承流变,积淀了深厚的前史文明,是祖先留给咱们的极其名贵的文明遗产。

龙乃我国四灵之首,(龙、凤、麒麟、龟乃我国四灵)我国人对之敬而且畏。龙被视为中华民族的标志,龙是能行云布雨、消灾除疫、祥瑞降福的神物。龙是吉利的标志,是呼风唤雨的主宰,它的力量,就连最凶猛的野兽也不能匹敌。龙既是水中的主宰,在我国滨海一带,渔民皆立庙祭祀,以求风调雨顺。

显贵之物“龙”

龙在前史文籍的记载中呈现的时间极早,而且“舞龙”包含“风调雨顺安居乐业”,原有“祈年”的意思。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呈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有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局面。

三皇五帝后,“夏”朝开国第一位君主——禹,与龙的传说也许多。据传说禹本身就是龙,而他治水得成功亦是得龙的协助。禹的儿子启,也是耳朵挂着两条青龙,驾两条龙的。皇帝被以为是龙的化身,穿的衣服称“龙袍”,睡的床称“龙床”,皇后怀胎的胎亦叫“龙胎”,因此龙就成为我国一种神圣而显贵的灵物了。

“舞龙”

灯节虽始于汉初,盛于唐宋,但“舞龙”的习俗,应是承继殷周“祭天”舞龙的遗风。《 礼王制》称:“宗庙之祭,春曰钥,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烤”。有人相信新年的“开灯”,就是代表“春祭”。所以,“舞龙”开始应是一种祭祀,而非娱乐,成为助庆娱乐应是汉唐以后的事。

早在汉代(公元前205—公元219),就有杂记记载了这样的壮观局面:为了祈雨,人们身穿各色彩衣,舞起各色大龙。渐渐地,舞“龙”成为了人们表达良好祝愿、祈求人寿年丰必有的方式,尤其是在喜庆的节日里,人们更是手舞长“龙”,发泄着欢快的情绪。

据汉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记载,其时在四季的祈雨祭祀中,春舞青龙,夏舞赤龙和黄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每条龙都稀有丈长,每次五~九条龙同舞。

《汉仪》记述的百戏局面更大,舞龙也更壮观,龙长30米,由一队人协力合舞。在舍利兽、比目鱼的表演之后,舞龙以恢宏的气势,把演出面向高潮。

舞龙(dragon dance)的“龙”,通常都安顿在当地的龙王庙中,舞龙之日,以旌旗、锣鼓、号角为前导,将龙身从庙中请出来,接上龙头龙尾,举行点睛典礼。龙身用竹扎成圆龙状,节节相连,外面覆罩画有龙鳞的巨幅红布,每隔5、6尺有一人掌竿,首尾相距约莫有十数来丈长。龙前由一人持竿领前,竿顶竖一巨球,作为引导。舞时,巨球前后左右四周摇摆,龙首作抢球状,引起龙身游走飞动。

通过几千年的撒播和开展,全国的舞龙有上百种,体现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民间传说:“七八岁玩草龙,十五六岁耍小龙,青年壮年舞大龙”。耍龙的时候,少则一两个人,多则上百人舞一条大龙。最为遍及的叫“火龙”,舞火龙的时候,常常伴稀有十盏云灯相随,并常常在夜里舞,所以“火龙”又有一个称号叫“龙灯”。听说,在新年里看到舞龙舞狮,一年都会万事如意!


 


Copyright© 2024 广东凯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广州市广州塔国际媒体港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158313号 公司动态业界资讯网站地图